【导读】华图福建华图教育同步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发布:2022年福建省考面试热点:“过劳死”相关信息,更多关于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资讯,公务员考试培训等欢迎关注福建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fjhuatu),福建公务员培训电话咨询:0591-87896332;微信咨询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背景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年全世界有多达数十万人死于因劳动时间过长引发的致命疾病。而且,这一数字在去年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过劳死”现象最初被提出并引发关注与讨论。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却并未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手段的发展逐渐消失,仍在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试题模拟】
“过劳死”现象最初被提出并引发关注与讨论。如今,30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却并未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手段的发展逐渐消失,仍在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有人认为“过劳死”只是一些人原本身体就有问题,只是在工作过程中发病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也有人认为“过劳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寿命的关键因素,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一、表明对“过劳死”的反对态度
“过劳死”是指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大最终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导致的死亡,对人们危害极大,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阐述“过劳死”有哪些危害
(一)“过劳死”会对死者的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过劳死”的大部分都是中青年人群,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责任。“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是他们每个人最真实的写照,有的独生子女家庭甚至有8位老人需要他们赡养,他们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去,父母没有人赡养;孩子没有人抚养,最终的结果就是“妻离子散”,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分崩离析。
(二)对企业的声誉和招工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大部分“过劳死”都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而且长时间的加班造成身体透支、极度疲劳产生的后果。外界会对该公司产生一些不良的看法,比如该公司工作压力大而且会经常性的加班等,会导致该企业面临着离职率高以及招不到人的问题。
(三)对国家和政府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一些员工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去,但是他们身上承担的责任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不仅有孩子的抚养问题以及上学问题,还有父母的养老问题。这些都需要国家给予相应的补贴,会给国家的财政带来负担。
三、产生“过劳死”的原因
(一)个人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保健意识。一些年轻人生活作息有问题,经常熬夜、酗酒甚至通宵打游戏,还有一些“宅男”,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还有一些年轻人总是觉得自己年轻,身强体壮,对身体出现的一些小状况不放在心上。但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往往是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特别是本来身体就有一些其他疾病的人,一旦自身疾病和过度劳累“碰面”很大概率会夺取他们年轻的生命。
(二)企业工作量大且缺乏相应的健康体检。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用人单位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对员工的管理也更加的严格。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但是工作量大难度也相对较高,在工作时间内根本完不成,员工只能下班后被动加班,甚至工作到后半夜。还有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关注到员工的身体问题,缺乏相应的体检。
(三)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劳动法中没有关于“过劳死”的条款,以及在签订劳务合同过程中并没有关于劳动时间的说明。
四、制定合理的对策
(一)个人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体育锻炼。要正视自己的身体问题,及时就医;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少熬夜多进行户外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二)企业要完善管理机制。企业在进行分工的时候要进行细化和量化,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分配相应的任务,尽量安排的任务能在工作时间内完成。也要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比如多举办一些户外活动,建立定期的体检机制,为员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三)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劳动部门要定期去企业进行检查,与企业员工面对面的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可以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更有助于获取有效信息。
(四)国家也要完善法律法规和举报平台。特别是把过劳死纳入到职业病的范畴;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从严从重处理,同时也要完善举报平台,方便及时了解和处理相关情况。
相信通过上述措施可以解决“过劳死”这一社会现象,让“过劳死”的悲剧不再重演。
【思路总结】
——推荐阅读——
招聘公告--历年省考公告 | 职位表查询 | 专业目录 | 考试大纲
考试报名--历年报名数据 | 报考条件 | 职位分析PDF报告免费领
备考指导--历年福建省考进面分数线 | 每日刷题练习 | 模考练习
课程推荐--2024年福建省考图书教材 | 网课推荐 | 面授课程
800万+
阅读量150w+
粉丝210w+
点赞数
福建华图微信
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2号融都国际大厦9层
客服热线:0591-87896332
网站:https://fuzhou.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