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 答:
1.西周:分封制(亲人、将领、前朝后裔)、世卿世禄制、嫡长子继承制(天子、诸侯、卿、士)
2.东周:“客卿”、“食客”等制度
3.西汉:察举制(州推举的称秀才,郡推举的称孝廉)、征辟制
4.魏晋:九品中正制(中央官员负责选拔——门第出身)
5.隋朝:隋文帝建立分科考试、隋炀帝大业三年创立进士科,时务策(科举制正式形成)
6.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种,以进士、明经为主(科举制完善);武则天增加殿试: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武举:由兵部主考。“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科目: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7.宋朝:防止徇私新制度:糊名和誉录、进士科居多、地方中央殿试三级(科举制改革)
8.元朝:科举制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
9.明朝:在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可以直接做官。成祖以后,监生也要参加考试(科举制鼎盛)
10.清朝:两榜取士。旗人会试乡试中有特权,只考翻译科。弊端愈多(科举制没落)。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顾炎武“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