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华图问答库返回                                                                                                                2022-11-24 10:17:11

问:

西汉七国之乱是什么

答:


  汉景帝二年,御史大夫晁错上疏《削藩策》,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议,于第二年冬天下诏削夺吴、楚等诸侯王的封地。以吴王刘濞为首,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由于不满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力,以“清君侧”为名联兵反叛,后因战略失当,被汉廷和梁国联手平定,西汉中央政权获得了绝对胜利。这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加强。这次叛乱,从汉景帝三年正月开始,到三月便被平息,七王皆死。参加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

  从根本上说,七国之乱实际上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平叛战争的胜利,中央集权的巩固,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汉族人对匈奴的反攻,也逐渐拉开序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原诸侯王势力下百姓艰苦的生活,让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覆盖向全国,可以说为后来汉武帝时代的雄风和多年战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