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发布:2020年福建教招备考:考试群体里的那些“心理现象”,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福建华图教师招聘微信公众号(fjjsks),福建教师招聘培训咨询电话:0591-87618197;88780197,微信号:18959130107
微信扫一扫下载2022年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礼包
人类是群居动物,当我们在群体中的时候,人们就会因为个人隐藏在群体中而发生一些效应影响。比如说你本来一个人的时候是非常乖巧的孩子,但是如果是和很多人在一起,可能就会出现不好的行为。那么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在群体里发生的那些“心理现象”。
【社会抑制与社会助长】我们把他们写在一起,因为他们正好是相反的关系。
社会抑制亦称“社会致弱”、“社会促退”、“社会干扰”。个体因他人在场而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与“社会促进”相对。例如,当你考试的时候,如果你的身边监考老师总是走来走去,就会影响你的发挥,进而做题的效率就会下降。
社会助长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同他人共同活动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共同活动效应,另一种是当他人在场旁观时活动效率的提高,这叫观众效应。例如,运动员在跑步的时候,观众摇旗呐喊,运动员会超常发挥,这就是社会助长,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观众效应。
【社会惰化与社会抑制】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会降低个人活动积极性的现象,即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例如,我们大家小时候都看过的动画片“三个和尚没水喝”。
那么这里我们把社会惰化与社会抑制写在一起是因为社会惰化与社会抑制不同的是;社会惰化作用往往发生在那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但个人的成绩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而社会抑制则关注他人在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即使和别人一起工作,也并非是做同一件事,而是个人完成自己的工作。
【从众和服从】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这个定义的实质是群体压力使得个体改变其行为,并以某种方式来行动,这种行为方式在没有群体压力时,个体是不会这样做的。例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服从是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个体服从有两种,一是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二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这里我们就会发现从众和服从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行为变化,但是从众是自愿的、服从是非自愿的。
【去个体化和社会惰化】去个体化是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中,所以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为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我们注意到,去个体化也是在群体中,大家共同做一件事,但是它和社会惰化不同的是,去个体化是责任感的下降,也就是它是与社会道德和规范秩序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去个体化是出现不好的行为,比如暴力行为等。例如:球迷闹事,如果一个人是不会出手殴打运动员的,但是如果很多人都去殴打运动员,人们就会认为我去踢一脚也不会有人注意。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去个体化。
今天我们介绍几组群体影响,和他们之间的混淆知识,现在我们来做几道题巩固一下,看看大家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影响。
【例题】中学生追赶时髦的现象是( )。
A.服从 B.社会助长 C.自卑 D.从众
【答案】D。解析:学生在感动群体的压力下,主动自愿去追赶时尚潮流,这是一种从众的现象。
【例题】老师今天让本来只有一名学生负责的打扫工作增加为三人,结果发现反而耗时更长,这是因为老师没有意识到群体会有( )。
A.社会抑制 B.社会助长 C.社会惰化 D.去个体化
【答案】C。解析:几名学生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打扫的时间反而变长了,效率发生了明显的下降,这是社会惰化的现象。
(编辑:Rich 高)贴心微信客服
3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福建华图微信
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2号融都国际大厦2层
客服热线:0591-87618197
网站:https://fuzhou.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