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发布:2020年福建教招备考:带你认清教育心理学中常见的“阶段论”(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福建华图教师招聘微信公众号(fjjsks),福建教师招聘培训咨询电话:0591-87618197;88780197,微信号:18959130107
微信扫一扫下载2022年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礼包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柯尔伯格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奠基人,他以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为基础,于1958至1981年间用“两难故事法”对十来个不同国家6~21岁的被试进行了以道德判断谈话为主的经验研究,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道德两难故事举例:海因茨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400元,但销售价却要4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2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
问题: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海因茨有责任和义务去偷药吗?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否很重要?为什么?……
据此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道德发展水平 | 道德发展阶段 | 主要特征 |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 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 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 | |
习俗水平(10—20岁) |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 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 遵守社会规范,认为规范中所有事项是不能改变的。 | |
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 |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
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 |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 道德判断以一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个人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 |
题目:
1. 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分别是:①避罚服从取向;②社会法制取向;③普遍伦理取向;④寻求认可取向;⑤遵守法规取向;⑥相对功利取向。下列选择对其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④⑤⑥②③ B. ①④⑤⑥③② C. ①⑥④⑤③② D. ①⑥④⑤②③
2.柯尔伯格认为“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一心理特征的个体处于道德发展的( )阶段。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遵守法规取向
一、人格发展阶段论
艾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经历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对于个体的成长而言,发展危机是正常现象,所以又称为常性危机。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方向发展。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阶段 | 时间 | 发展任务 |
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 | 0—1.5岁 | 信任感 |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 2—3岁 | 自主性 |
主动感对内疚感 | 4—5岁 | 主动性 |
勤奋感对自卑感 | 6—11岁 | 勤奋感 |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 12—18岁 | 自我同一性 |
亲密感对孤独感 | 成年早期 | 亲密感 |
繁殖感对停滞感 | 成年中期 | 繁殖感 |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 成年晚期 | 自我整合感 |
题目:
1.埃里克森认为( )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
A.幼儿园 B.小学 C.中学 D.大学
2.某人经常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个体正处在( )
A.信任感对怀疑感阶段 B.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
C.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编辑:Rich 高)贴心微信客服
3万+
阅读量150w+
粉丝1000+
点赞数
福建华图微信
福州市鼓楼区五四路82号融都国际大厦2层
客服热线:0591-87618197
网站:https://fuzhou.huat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