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华图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同步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网发布:2014年福建省教师教育综合知识——教育教育学考纲整理(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福建华图教师招聘微信公众号(fjjsks),福建教师招聘培训咨询电话:0591-87618197;88780197,微信号:18959130107
微信扫一扫下载2022年福建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礼包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学习者
特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的人在学习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关系:上述三要素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 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1、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传统西方经济学把土地、劳动、资本看做生产的三要素;二战后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2、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观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教育与文化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师生的交互作用;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四、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概念: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积累,亦有质的变化。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基本的自然本能。
外铄论: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及学说:中国的荀子,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
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有称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又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成熟的标志:生理方面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具有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功能(作用):①导向作用;②激励作用;③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备考有疑问 华图为你解答
扫一扫,添加华图微信客服
微信号:fzht0520
(编辑:福建华图)